Facebook 推出名为 Libra 的固定收益 ETF,与 ETF 巨头贝莱德 (Blackrock) 展开竞争

摘要:社交网络巨头 Facebook 以大胆的举动,通过其 “Libra 币”,或者我们称之为 “Libra ETF” 向传统金融和 ETF 行业发起挑战。我们注意到,与传统 ETF 相比,Libra 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,可能缺乏透明度。Libra 的另一个主要缺点是,与传统 ETF 不同,投资收益没有分配给单位持有人。我们得出的结论是,尽管与传统 ETF 产品相比,Libra 具有明显的劣势,但 Facebook 在 Whatsapp 和 Instagram 等平台上广泛的消费者覆盖可以为 Libra 带来关键的商业优势。

(Facebook 与贝莱德 – ETF 之战)

概述

Libra 的结构类似于广受欢迎的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模式,其中单位持有人有权获得一篮子金融资产的财务回报。这些单位可以在交易所交易,经过挑选的授权参与者可以利用标的资产创建和赎回单位。

正如我们在 2019 年 2 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的,ETF 行业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取得了可观的增长,尤其是在固定收益领域(见下图 1)。2019 年 6 月,ETF 行业迎来了一个爆炸性时刻,社交媒体与互联网巨头 Facebook 加入了该行业,这意味着贝莱德 (Blackrock) 和先锋 (Vanguard) 等老牌基金公司将面临挑战。Facebook 宣布计划推出一款名为 “Libra ETF” 的新 ETF,同时专注于固定收益和政府债券,这是对贝莱德旗下 “iShares Core U.S. Aggregate Bond ETF” (AGG) 的直接挑战。

图 1  – 针对美国投资者的顶级债券 ETF 的规模 – 10 亿美元

(资料来源:BitMEX Research,Bloomberg)

(注:图表代表以下债券 ETF 的市值总和: iShares Core U.S. Aggregate Bond ETF,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, iShares iBoxx $ Investment Grade Corporate Bond ETF, Vanguard Short-Term Corporate Bond ETF, Vanguard Short-Term Bond ETF, Vanguard Intermediate-Term Corporate Bond ETF, iShares J.P. Morgan USD Emerging Markets Bond ETF, Vanguard Total International Bond ETF, iShares MBS Bond ETF, iShares iBoxx $ High Yield Corporate Bond ETF, PIMCO Enhanced Short Maturity Strategy Fund, Vanguard Intermediate-Term Bond ETF, iShares Short-Term Corporate Bond ETF, SPDR Barclays High Yield Bond ETF, iShares Short Maturity Bond ETF)

对比新的 ETF 结构和传统空间

下方图 2 中,我们将创新的新型 Libra ETF 和传统的 ETF ——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 (AGG) 进行了分析和比较。我们的分析表明,尽管 Libra 产品是新产品,但许多相关信息,如持股透明度和资产净值公布的频率,尚未得到公布。

分析还强调,Libra 在投资组合管理方面可能会遇到不必要的复杂性。该基金似乎由 Libra 协会管理,该协会由全球多个行业的多家实体组成。这些实体负责发行 ETF,公司名单将进一步扩大。与此同时,投资授权并不明确。相比之下,贝莱德的固定收益 ETF 产品有明确的投资授权,以跟踪独立于 ETF 发行人管理的彭博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。

也许 Libra 产品最显着的缺点是单位持有人似乎没有资格获得投资收益。这与贝莱德的产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贝莱德的产品专注于几乎相同的资产类别,投资收益率约为 2.6%。Libra 的保护者可能会指出,这些费用需要从某个地方支付,但Libra 的费用尚未披露。然而,ETF 行业已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,贝莱德收取的费用仅为 0.05%。该费用远远低于产品的预期投资收益率,约为 2.6%,因此 Libra ETF 可能不具备价格竞争力,这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潜在劣势。

图 2 – Libra ETF 与 iShares Core U.S. Aggregate Bond ETF (AGG) 的详细对比

  Libra ETF

iShares Core U.S. Aggregate Bond ETF (AGG)

发布日期 2019 年 6 月 2003 年 9 月
发布者Libra 协会/ Facebook 贝莱德
管理资产 未知

635 亿美元

资产类别

固定收益

银行存款和政府债券,货币来自稳定和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

固定收益-投资级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
标的指数 未知/不适用 彭博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

项目组合负责人

总部设在瑞士的Libra协会将负责管理储备。目前,投资授权尚未披露。当前的成员如下:
  • 万事达卡
  • 贝宝
  • PayU (Naspers的金融科技部门)
  • Stripe
  • 维萨卡
  • Booking Holdings
  • 易趣
  • Facebook/Calibra
  • Farfetch
  • 来福车
  • MercadoPago
  • 声田
  • 优步
  • Iliad
  • 沃达丰集团
  • Anchorage
  • Bison Trails
  • 比特币公司
  • Xapo
  • 安德森·霍洛维茨风险投资公司
  • 突破计划 (Breakthrough Initiatives)
  • Ribbit Capital
  • 兴盛资本
  • 联合广场风投
  • 创意破坏实验室
  • Kiva
  • 国际美慈组织
  • 世界妇女银行

James Mauro 和 Scott Radel,对指数进行跟踪的授权明显受到限制

费用

未知

0.05%

投资收益率

未知

2.6%

投资收益的使用

单位持有人无权获得投资收益 ,投资收益将:

首先是支持协会的运营费用——为生态系统的增长和发展提供资金,为非营利组织和多边组织、工程研究等提供资助。满足这笔费用后,剩余的部分回报将用于支付“Libra投资令牌”中的早期投资者的股息,作为他们最初投资的回报

归于 ETF 单位持有人

可用交易所

目前无

Libra协会

将鼓励 Libra 在全球多个受监管的电子交易所上市

纽约证券交易所

创建/兑换篮子的大小

未知

100,000 个单位

授权参与者(能够创建和兑换单位的实体)

授权代理商,目前尚未披露

投资银行

资金审计

未知

PwC

持有股份及资产净值 (NAV) 资料

未知

充分披露(每日发布)

(资料来源: iSharesLibra

我们还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这两种备选方案。如下图 3 所示,关键区别在于 Libra 代币的控制可能部分由数字签名进行管理。只要未实施地址白名单,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优势:

  • 使用假名
  • 有限的审查抵制
  • 与加密货币交易相对容易集成

然而,正如我们在 2018 年 2 月的 Tether 报告中提到的那样,历史表明这些特征可能最终导致平台面临实施 KYC 或被当局关闭的选择当中。Facebook 已经在其主要平台上审查了一些有政治争议的人物,因此,公共私人密钥密码术管理 Libra ETF单位的程度可能会受到很大限制,或逐渐被淘汰。

图 3  – 技术和加密方面的考虑

 

Libra ETF

iShares Core U.S. Aggregate Bond ETF (AGG)

共识系统

不适用 (ETF 不需要共识系统)

区块链

不相关(将 ETF 交易记录分组为通过散列链接在一起的区块链,对 ETF 来说无关紧要)

基于数字签名的单元控制

可能:

Libra 区块链是匿名的,允许用户持有一个或多个与其真实身份无关的地址

(来源: iSharesLibra

结论

尽管 Libra 的主要劣势在于其单位持有人无权获得投资收益,但许多行业分析师仍然正在仔细研究 Libra 对传统 ETF 行业和现有电子支付系统的影响。

尽管我们对 ETF 的比较是在半开玩笑,但它确实突出了 Libra 的产品结构与现有金融产品具有相似的属性。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比较是恰当的,如果 Libra 想要具有竞争力,它应该仿效传统 ETF 的一些管理和收费的特点。

不过,Libra 也可以通过整合 Facebook、Whatsapp 和 Instagram 等平台来吸引客户。如果 Libra 确实保留允许私钥控制钱币的属性,那发展下去也将会是挺有趣的,同时钱币可能会从诸如 Tether 之类的代币中获得份额。然而,在我们看来,从长远的角度来看,Libra 要么会禁用这一功能,要么会在技术上造成困难,因此只有极少数用户拥有这些“非托管”的钱包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那么 Libra 便只是一只收费很高的 ETF。

欢迎转载,请注明文章来自

BitMEX (www.bitmex.com)